• 名称:视觉生产 VOL.1-2 2007
  • 页数:
  • 语言:CHS/EN
  • 艺术家:林天苗 郑淑丽 沈远 尹秀珍 吴玛悧 曹婓
  • 出版国家:中国
  • 出版社:VISUAL PRODUCTION
  • 出版日期:2007
  • ISBN::
  • 价格:50RMB


刊首语
顾振清
     十多年来,拥有一定国际参展经验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数以百计。如今,随着艺术市场升温,这支“百人队”似乎独秀于世界之林,引发的是更为广泛的全球注意了。国际交流讲究有来有往,外向型的艺术家搅动了当代艺术空气的内外循环,同时,也为中国本土社会自行包装的那部分当代艺术家带来一定的国际能见度。也是欧美主流社会对当代艺术家带来一定的国际能见度。也许是欧美主流社会的国际聚焦和关切。其实,中国当代艺术一直是在欧美美术馆、画廊、基金会等艺术圈子内部持续发烧,只是这两年才在更多社会层面上引发追捧。中国当代艺术正以另类的、别开生面的独特方式,向世界彰显一个正在崛起发展的中国家跨越意思形态的文化创新魅力。但是,国际艺术社会能否接受这么多中国艺术家,再辨识出每个人的个性和潜质?能否把中国当代艺术的思想和价值观照单全收?谁能知道这绝非易事。
       随着观展和参展者两方面国际经验的积累,许多艺术家对欧美展览的模式和机制越摸越清。在机会主义和名利场逻辑的驱使下,其中一些人或主动、或被动摇身展览语境设计不同的作品主题和表现方式,唯独不变的是“八股”式的方法论,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套用国际参展经验中习得的“专业”思路和技巧来应付各种形形色色的展览需求。这套由当代艺术展览制度衍生的“八股”式的参展、应展经验,往往能伴随中国当代艺术家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居住交流计划的小展览走向威尼斯双年展。现学现卖的艺术再生资源一旦成行成市,人们忽略的就是社会生活原态、人的感性和作品原本自然的生成方式。艺术家强化和磨砺的只是展览体制洞察力,纯化却是社会察洞力。于是,展览语境取代社会语境,成为唯一重要的艺术现场,视觉再现奇观取代社会批评和文化反省,成为艺术小圈子内政治正确的价值取向。市场升级条件下,既然展览语境和视觉奇观可以迅速兑现艺术家“艺术化生存”的所有基本需求,夫复何求?抬眼看,当个体艺术创作扩容为艺术生产之后,大家日子都好过了。
       在艺术资源相对匮乏、艺术产业链并不完整的年月,中国的独立策展人曾一度客居于艺术运作机制的主轴和中心位置。近年来,随着当代艺术的生态的充分发育,所谓策展人机制的神话效应日渐式微,艺术经纪人的活力和适应能力却日渐拓展。策展人时代悄然无声走向终结。然而,其直接后果之是策展人的边缘化,进入艺术中心话语圈的却也不是艺术家。学术声音依然微弱。官方艺术结构的权利合法性与国际双年展、文献展的学术合法性的相互拥抱、结合,形成艺术社会新权利机制的单极化趋势。当代艺术是一种少数人政治的局面仍未得以改观。艺术社会内,资源分配仍然极不平衡,致使世俗功利主义盛行。时至今日,中国当代艺术真是实现多元化格局,仍然是一个遥远而生动的梦想。
       从纽约到伦敦,在文化全球化的助推下,中国当代艺术的蛋糕越做越大,墙里墙外的泡沫势必也越来越多。中国当代艺术以一种迅猛催肥的方式非自然生长,渐成一个庞然大物。但它成为一种全球文化快餐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前景着实令人忧患。在此背景下,源于生存现实的“原生”艺术作品、着重原创精神的艺术家却廖若星辰。
       患得,就是患失。展场、市场上的跑马圈地并不是“获得”,艺术的量变也并不一定引发质变。只有知道当代艺术的边界在哪里,方能知道突破边界。只有知道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诉求是什么,方能知道跳出那种被划定的供需关系和因果链条,直奔艺术发展出路。艺术自然生长,其实往往体现为一种想象力的解法,体现我社会在精神文化的自由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影响力确乎在提升之中,具体而言,其实我一种文化能见度的提高。借此东风,中国当代艺术可呈现的是自身文化主体性的推进和对人类文化的独特贡献,而非一场虚荣;同样,中国当代艺术家对国际诉求的超越,则表现在个体出线,而决不是集体簇拥着一拔人的所谓“闪亮登场”为此,《视觉生产》将对本土和国际两种不同语境中的当代艺术问题继续保持关注,并适时推出策展人、批评家的具有独立观点的文字。
 
 
1 人物:六位中国杰出的女艺术家
008  林田苗
009  鬼魂的身体
020  郑淑丽
022  虚拟世界的行者
028  关于Baby Love
032  沈远
034  从水床到歧舌到一个世界的早晨
042  成为桥梁
044  尹秀珍
046  人在旅途 ,人在入口
047  关于《时尚恐怖主义5》
052  变化和历史
056  吴玛悧
057  吴玛悧:我的皮肤就是我的家
070  曹婓
072  谁的乌托邦?曹婓访谈录
077  关于《珠三角袅雄传》
078  嘻哈人类:在国际化的唐人街邂逅曹婓
2 评论
084  纽约*停顿
100  品牌、实践与痕迹:Co6台湾前卫文件展的命题揭露与行动策略
111  艺术、生态以及政治变革:走进第八届沙迦双年展
120  分水领:平坦世界的反对派
3访谈
124  非现实主义的力量:陆春生访谈
132  21世纪,亚洲当代艺术在中国:南条史生访谈
138  交换工作室计划:英国三角基金会主席罗伯特.洛德访谈
4 艺术家追踪
142  面对现状的逃逸:谈汤皇珍的“我的旅行”
147  以女艺术家的名义
152  天使之后
154  面对:暗器的场域
159  现实主义是一座“假山”吗?
167  黄桷坪
170  李晖的“玩物主义”
5展览观察
174  陌生人的约会
182  艺术的北京—莫斯科
190  在深圳
194  现状与现场:“再生”展始末
6传真
198 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管线报
199  中国馆
199  “处女花园”里的“日常奇迹”
204  香港馆
204  “星神仙”在威尼斯
204  傅德明专访
208  台湾馆:
208  非域之境
218  “第五届台新艺术奖”花落谁家?
7展讯
223 国内展讯
228 国外展讯